征战马拉松 | 整天长跑到底有什么用

题图来自作者,动图来自网络。

本文是波胡说的第3篇原创文章。未经授权,本文不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,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至朋友圈。

2015-10-18 08:00:00

这是我人生第一场全程马拉松的起跑时间。

我从4月份开始有跑马的想法并开始零星训练,到7月份正式报名波士顿郊外的Baystate马拉松,再到站在起跑线,这当中半年,除了被夏天旅游打乱了一下节奏,我完成了长达五个月的训练。

磨了那么久的枪,最后起跑前居然还弄得非常匆忙。

07:55 我才上完厕所(排队15分钟)

07:58 我才寄完包

8点枪响时我还在起跑人群里忙着往裤子口袋塞三包能量胶……由于塞得很仓促,导致之后大半程我看上去像是屁股上长了个包。

意料之外的仓促,倒是让我心跳加速全身发热,提前进入了比赛状态。

别人都穿着长袖、带着手套帽子,我穿着短袖、裸着手和头,才跑了半英里居然就开始出汗了。

我的完赛目标是3小时53分到57分,结果起跑后感觉很好,越跑越快,17英里以后(27公里)就没有被任何人超越,倒是超了许多太早发力的人。

最终我以3小时48分56秒完赛。26.2英里(42.195公里)的路程,由于我训练充分,没有体验到什么巨大的痛苦,结束之后没有抽筋,没有水泡,没有掉趾甲,没有摩擦伤。

这些以前我会有的各种问题,经过训练后身体居然都神奇地克服了!

当然,现在轻描淡写的几句比赛描述,都是五个月艰苦训练换来的。我的训练强度只能算中等,但也得一周跑五天,跑量最高的三周平均每周50英里(80公里)。

我没有过放弃的想法,但也会问自己为什么要练长跑。现在我想来说说我这几个月来慢慢磨出的答案。


我需要一个新的目标

我永远需要一个目标。

很多Type A性格的人应该可以理解。

这个目标需要有一定难度,但也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,并且不需要靠运气。比如“找男朋友”也是一个目标,但这靠我努力训练好像还是得不来的。

完成一个全程马拉松对我来说是最自然的选择。

我之前已经跑了两次半程马拉松,也经常去健身房,对各种器械和有氧都有点疲了。加上年初换了工作,从每天干活到深夜变成了朝九晚五,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和体力一下子多了很多。

我认为马拉松训练最大的客观难度之一就是所需要的时间投资,这对换了新工作的我已经不是问题,于是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这个目标。

为什么我一定需要一个目标?

说得好听是上进心,说得难听是劳碌命,几天没事情做会闲得慌。

我需要知道今天的自己比上个月的自己更好。(我的语文肯定每个月都在变差,对此我已经弃疗)

如果你也有同感,可以继续读下去。


免费无限量的自我成就感

今年4月4日是个周六,我一大早起来跑了5.5英里(~9公里)心情特别好,觉得自己好拼,于是奖励自己买了杯$4.8的豆奶卡布基诺(不知国内物价已经到了什么程度,这个价格的咖啡在美国算是很贵的。物价、消费观的问题以后说),还发了朋友圈,得了14个赞。

4月25日又是个周六,我早上起来吃了两块pizza,喝了杯浓普洱,出门独自跑了13.1英里(半程马拉松距离)。在此之前我参加过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,没想到那天训练跑居然轻松超过了之前的两次比赛成绩。跑完回来还没洗澡,趁着自我成就感高涨,上网给自己买了两个打折的名牌小包。

9月27日是个周日,早上六点半闹钟响,我起来吃了一大碗燕麦片,带上水壶,3个能量胶,5个电解质丸,穿上已是今年买的第三双跑步鞋,踏上了漫长的22英里训练征程。这是我10月18日比赛前的最后一次长距离训练,也是我至今跑过的最长距离。

此时从我的马拉松训练开始已经四五个月了,一开始我很畏惧每周一次的长距离训练,穿戴整齐后出门之前,我都会倒在沙发上躺着装死十分钟,让自己接受“我马上要跑xx英里”的残酷事实。

但到了后期,尤其天气没有那么热了以后,我发现我开始有点享受每一次20+英里跑,因为很多奇特的体验和精神状态(比如“我快累晕了”),不跑到15英里感受不到。

跑步带来的成就感是免费无限量的。每一次跑完, 就算觉得状态糟糕,我也知道我比出门之前的自己更强。


附赠耐心和自律

开始今年的全马训练前,我没有想到长跑还有这个好处。我一直自认非常没有耐心,对自己对别人都一样,容易心急,容易放弃。

于是我从网上打印了一张比较权威的全马训练计划。当然,心急如我,肯定是不会用新手教程的,直接上来就是一个中级训练计划,以至于初期跑量加得有点太快,差点受伤。

但是正因为有了一张实打实的计划,我的心理活动从“哎呀今天天气不错,要不要跑几个英里”,变成了“今天需要完成8英里”。

这对我是根本性的区别。于是我就一天一天跑,居然一周一周完成了下来。

五个多月来我只放弃过一次。

九月份有一次周日的18英里训练,我前半程跑得有些太快,到了第16英里的时候,此生第一次“撞墙”了。撞墙是耐力项目中一种特殊的体验,血糖太低了,就算腿还跑得动,大脑已经拒绝让身体继续跑了。补充能量也来不及,况且当时想吐,什么都吃不下。当时离家还有2英里,我只能走回去。

那次之后我吸取了教训,前半程一定要悠着点。跑得太快不仅容易受伤,容易过早消耗体力而完不成训练计划,还不利于身体的适应性生理改变。

于是长跑对我心理上最大的挑战,从那个可怕的数字距离,变成了耐心、自控。什么时候必须慢,什么时候可以快,用记号笔写在手臂上都不过分。

五个月坚持训练,对我来说真是对耐心的极大考验。

我一直的做人格言之一是 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,很多我认为不是特别有所谓的事情,都被我自动设定成无所谓了。这次长跑让我简直洗心革面,爸妈都快认不出我(主要说我晒得太黑了)。

当然,报名费100美金,以及早早在朋友圈上甩出豪言说要跑全马,这些外部因素对我坚持下来也是有很大助推作用的。


长跑是绝佳练习Mindfulness的机会

我从不锻炼的老板每次跟我聊起长跑,总是说:你难道不觉得无聊吗?

其实恰恰相反,不仅不无聊,跑步时的精神状态正是我向往的精神状态。

让我说我跑步时到底在想些啥,我也说不清,就觉得脑袋又空又忙,会不停跳转想很多东西,但都是浅浅的随便一想,最后啥也不记得。

文艺青年可以去读村上春树的《当我谈跑步的时候我谈些什么》。

我只能说说偏向2B青年的感受,那就是很警觉,很清醒,很自知,加上有点饿,有点爽,有点热。当然我一般不轻易透露自己2B的一面,于是跟我老板说,I practice mindfulness when I run.

跑量高的时候,我每周大约花7-8小时在跑步的路上。虽然我不懂冥想,但是我猜跑步对我的效果也差不多。

现在工作看书的时候我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,碰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多几个perspectives,重要的会议也不会很紧张。

以前我神经特别细条,比如两个我的朋友一起吃晚饭了没有叫我,我也许会停留在这种小事情上用力想很久,最后也想不出什么积极情绪来。

而现在我觉得自己内心真的变得很强大,能打乱我正常思绪、让我停下来感叹“这个世界怎么这样!”的,大概只有ISIS,hate crime,校园枪击案,难民,Donald Trump,和Ben Carson。

我有个好朋友大学里拼了四年,毕业后如愿到纽约Blackstone工作,接触到各种金融界青年才俊高端人士。开始工作后不久她就把她Facebook账户注销了,她说不喜欢整天看别人各种海滩度假啊,直升机啊,游艇啊,什么的照片,觉得对自己心情有负面影响。

如果你也一样容易被“别人怎么样“影响,我有三帖神药:多跑步,多晒太阳,多吃蔬菜。花时间思考自己,认识自己,让自己变得开心,就没有时间和必要去羡慕别人了。

Add a Comment